• 南方网

  • 南方日报

  • 南方都市报

  • 南方杂志

  • 南方日报出版社

南方网 > 新闻 > 广东精选

侨见大湾区 | 深圳:爱拼才会赢

2023-05-12 18:26 来源:GDToday

code:

vid:

uuid:

requestId:

播放时间:

提示信息

字幕
    倍速
      清晰度
        音轨
          倍速正常
          字幕
          音轨
          清晰度

          00:00 / 00:00

          宋元时期,客家人抵达深圳龙岗,在此繁衍生息。

          为了求生存、谋发展,

          他们漂洋过海、艰辛打拼,

          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群体之一。

          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,在此时便烙下印记

          在改革开放前,客家人居住的围村曾遍布深圳各个角落

          如今仅留少数村落还保持着历史原貌

          甘坑村是其中鲜明的代表。

          这里古建众多、房连巷通

          为华侨华人了解故乡原住民文化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。

          在深圳观澜,有一座建于民居之中的侨文博物馆,

          既有本土特色——碉楼,也有西方的建设特色。

          深圳观澜华侨华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       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,

          从观澜走出去的华侨开始陆陆续续回国支持家乡建设,

          其中就包括陈顺安、陈佛安等一批华侨和香港同胞。

          华侨同胞带着爱国爱乡的情怀出去拼搏奋斗,

          就算经济不是很富余,

          也要把钱寄回家乡建桥修路,发展教育。

          现在的深圳人,延续了华侨老一辈们的拼劲,

          从年头拼到年尾,从0时拼到24时。

          聚会不聊八卦不吹水,买房、炒股、基金、项目、副业……

          这就是把“奋斗”视为人生准则的“SZer”

          在深圳,追求金钱,从来都不是狭隘的虚荣。

          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勇敢奋斗,也拼尽全力。

          7:00-8:00

          「在奋斗中醒来,在理想里狂奔」

          陈楚生在一首写给深圳的歌中写道:

          「那里有最接地气的烟火/有穿行最多次的楼间窄道/有走到哪里都能看见的招租广告/那是高速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喘息角落/也是每秒梦想与残酷现实杂糅并存的驻足之地」。

          青春和梦想,在这里落脚。身体和灵魂,也在此栖居。

          这是一个20多年前的20岁海南小伙的真实写照。

          一手拿着吉他,一肩扛着背包。

          有多少人就是这样,在青春最美年华里,带着最初的梦来到深圳。

          即便很多年过去了,

          成名后的陈楚生再回到住了5年的白石洲,

          仍感激和怀念这个当初接纳他,给了他温暖的地方。

          如今,我们看到变迁后的白石洲,已经发生巨变。

          人们从睡梦中醒来,以最快速度洗漱完毕。

          穿戴齐整,提着公文包,聚集在深南大道的公交站台,或齐刷刷涌入地铁。

          一边奔向福田、罗湖,一边涌向了南山科技园。

          这里是粤海街道,被称为深圳“最牛”街道。

          更是打工人的宇宙中心和搞钱圣地。

          总面积20.99平方公里,东起沙河西路,西接南海大道,南至东滨路,北到北环大道。

          在这不堵车,只要10多分钟就能绕完一圈的街区。

          你恐怕难以想象,遍地都是上市公司、知名院校研学基地。

          寸土寸金的最佳写照。

          财富的神话和传奇,牵引着人们对理想的奔头。

          9:00-12:00

          「华强北风云里,处处是机遇」

          临近中午,隐秘在各条巷子里的“猪脚”开始咕噜咕噜,锅炉上冒着卤水升腾的雾气。

          再过几分钟,它们将以一块块切片的姿态和肉卷、粉肠、白切鸡、烧鹅组合双拼。

          再搭以酸菜和卤水豆腐,一齐铺在米饭上,被分装打包,送往各个写字楼。

          只是这中间,还有个一波三折。

          华强北楼宇林立,光是72层的赛格广场,对于骑手来说,如同一座大堵车的迷宫。

          帮骑手送外卖最后一站的他们,应运而生。

          这是华强北特有的现象。

          中午11点多,赛格大厦楼下,

          接过骑手源源不断的外卖单,一群身前挂着收款码的阿姨和大叔们,

          以快且稳的脚力,往往返返完成外卖长跑的最后一棒。

          他们被称为“跑单阿姨”或“跑单大叔”,

          体现了华强北的风云里处处是江湖。

          有江湖,就有生意。

          有生意,就有比拼。

          比拼眼力、速度、决心,还得拼体力、记忆力。

          这也是深圳的缩影。

          40年前,这里掀起了深圳最早的时代浪潮。

          从一米柜台,到前店后厂。

          从响当当的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到如今,一个正在向科技、文化、时尚相融合的国际街区。

          40年如一梦。

          同洲电子、大族激光、腾讯等都从这里走了出去。

          而辉煌历史和青年文化,在这里仍发生着奇妙碰撞。

          人间烟火下,人生如沸。

          13:00-17:00

          「在惬意的后海,搞钱更自在」

          深圳的春天,总是明媚。

          在南山后海,拿起一杯咖啡,

          可以坐在高级商圈万象城,也可以过个马路就到了人才公园。

          躲在花海里,深圳湾的海风吹得人心神荡漾。

          让人在工作日的午后,拥有唾手可得的宁静。

          这个“宝藏后花园”是深圳打工人的天堂,也是年轻一代的科创宇宙。

          在这片填海而成的土地上,

          前沿的、新潮的、创意的、文化的……

          集多元于一身,成为深圳一种“软地标”。

          从它出发看深圳,

          用刘慈欣的话来说,

          这是一座中国最具有创新色彩的城市,

          也是一座年轻的、具有科幻色彩和未来感的城市。

          腾讯、华为、平安、万科等诸多世界500强,都在此生根发芽。

          高高耸立的深圳顶级写字楼“春笋”,破土而出。

          鹏城实验室抓住5G时代,深圳大学的校园书香飘着理想的因子;

          科兴科学园里,把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,刻进了骨子里。

          对于很多人来说,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,才是那个“白月光”。

          18:00+

          「在深圳,越搞钱越懂生活」

          夜幕降临。

          有人在公园轮滑,

          有人泡在24小时书吧,

          有人在livehouse蹦迪狂欢,

          有人仍在上班。

          凌晨两点CBD灯火通明,出租车排队排到100号开外;

          隧道内,贴膜小哥熟练地完成了一单生意;

          摆摊的女孩没有精致妆扮,却认真地做好每一份点心;

          观鸟的人举着长枪大炮,野餐露营的人开启户外派对;

          3个小时梧桐山,看一场久违的日出。

          谁说,不浪漫呢?

          赶在日出晨曦扑灭深圳夜晚的灯火之前,

          站在城市之巅,看另一面的深圳,也是看另一面的自己。

          不管夜幕下的分秒流转,

          翌日清晨6时的太阳,终归是治愈的。

          在海边天文台,看大海被朝霞染红天际;

          在深圳湾,看晨光透过峰峦叠嶂的云层;

          在华强北,看早餐档冒起的腾腾热气。

          又一天了。

         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深圳?

          只是搞钱吗?

          不不不。

          深圳本土作家南兆旭在《深圳自然笔记》描绘了她的“唯一”。

            在北上广深,四个一线城市,

          深圳是唯一拥有城区、山岭、溪流、湖泊、森林、田野、古村、海洋、岛屿,和中国最美海岸的城。

            是啊!“最美海岸的城”生活着最爱搞钱的一代人,

            也恰是最爱生活的一代人。

            这才是,深圳的魅力。

          编辑:王璐瑶   责任编辑:林涛
         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

        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- 网站简介- 广告服务- 招标投标- 物资采购- 联系我们- 法律声明- 友情链接

         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

     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0-87373397 18122015068

          ICP备案号:粤B-20050235